5月15日是全國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日。昨日(5月13日),北京市公安局經偵總隊發布自2022年以來打擊經濟犯罪工作整體情況。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目前,經偵總隊共破獲各類經濟案件45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500余名。其間,經偵警方成功破獲本市首起航空延誤保險詐騙案,并打掉了48個線上傳銷詐騙集團等。
專業隊伍偵破38起證券領域案件
在昨日的發布會上,北京市公安局經偵總隊辦公室主任王曉東介紹,其間,北京經偵總隊警方成立北京市首個金融證券偵查專業隊伍,創新辦案協作機制,牽動破獲38起證券領域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91名,涉案金額22.3億元。會同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外匯管理部,聯合開展地下錢莊犯罪線索摸排,鏟除一批職業犯罪團伙,斬斷一系列為金融詐騙、電信詐騙、跨境賭博等上游犯罪轉移贓款的資金通道,破獲相關案件6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0余名。
(相關資料圖)
2022年以來,北京經偵總隊警方共破獲養老集資、私募基金、影視投資等涉眾型經濟案件28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600余名。發起或參與全國性集群打擊涉稅犯罪戰役10起,共計破案34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10余名,挽回稅款損失14.6億元,有效維護了首都稅收秩序和稅收安全。
在金融詐騙案件方面,王曉東介紹,2022年以來,北京經偵總隊警方共破獲金融詐騙案件44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70余名。同時,在商貿領域,嚴厲打擊合同詐騙、職務侵占、商業賄賂等違法犯罪活動,破獲相關案件22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近1200名。截至目前,北京經偵警方共破獲各類經濟案件45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500余名。
本市首例航空延誤保險詐騙案破獲
北京市公安局經偵總隊一大隊大隊長皮佳和在會上介紹,工作中,經偵警方發現多個針對全市航空延誤保險詐騙線索。
經查,2019年以來,該犯罪團伙以境內外免費乘機旅游、發放旅游補貼為誘餌,通過互聯網廣泛招募乘機人,并墊資購買高延誤率、高取消率航班機票。同時,在乘機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采取人名混淆錄入、重復錄入和單次飛行重復投保多家保險公司的方式,代乘機人購買多筆大額航空延誤險產品。待所乘航班發生延誤后,以乘機人名義向保險公司報案申請理賠,騙取保險理賠金。
2022年9月,北京經偵總隊警方成功破獲這起北京市首例航空延誤保險詐騙案件,涉案9名犯罪嫌疑人均被依法批準逮捕。據統計,該案共涉及24家保險公司,乘機人900余名,涉案金額2000余萬元。
多個假金融機構“坑”應聘者被查
發布會上,北京市公安局經偵總隊八支隊政委周巖介紹,近日,警方在線索摸排中發現,北京多家投資公司以招聘外匯期貨交易員及操盤手名義,開展非法經營活動、騙取應聘人員錢財。
經查,上述公司多開在高檔寫字樓內,裝修精良,刻意營造專業金融機構假象,但實質并無任何經營項目。公司對應聘者無任何學歷和經驗要求,并承諾為他們提供高薪待遇,并以“入職實盤考核”為名,要求應聘者在境外交易平臺進行外匯和期貨交易,通過誘導其實際出資,公司在每筆交易中可賺取境外平臺傭金30至50美元,獲利數額巨大。直至應聘者的本金在交易中損失耗盡,公司再以未達到盈利標準、考核不合格為由,拒絕招錄應聘者。
最終,北京經偵總隊警方牽動相關單位打掉犯罪團伙6個,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51人,涉案金額近4億元。
打掉48個“線上”傳銷詐騙團伙
北京市公安局經偵總隊六支隊支隊長楊立華介紹,2022年以來,北京市出現多起涉“玉石、字畫、紅酒等收藏品搶購轉售類”警情,北京經偵總隊警方通過梳理核查,牽動相關分局打掉了涉嫌開展傳銷活動的犯罪團伙48個。
經偵查發現,上述犯罪團伙首先利用微信公眾號、App等搭建網絡交易平臺,再以銷售所謂玉石、字畫、紅酒等難以確定市場價格的藝術品、收藏品名義,通過掃碼等方式招募會員,并依據加入順序,確定會員上下級關系。會員按照標價購買商品后,次日向平臺繳納一定費用,即可將所購商品在平臺繼續加價銷售給下級會員,以此循環、反復售賣。
“這些所謂的商品就是道具,會員買走以后,就可以直接加價再賣出。”楊立華介紹,商品每交易一次,犯罪團伙即賺取交易額2%至4%的費用,會員個人賺取交易額1%至2%的提成。隨著交易不斷進行,上級會員還可額外獲得每筆交易額3‰左右的返利,引誘會員不斷發展下線,獲得更多收益。
隨著會員人數增加,犯罪團伙不斷增設二級網站,發展的下線會員層級眾多,每日交易總額均高達數百萬元。而實際所售“藝術品”“收藏品”多為劣質商品,實際價值僅為幾十元至幾百元,上架后可炒至數十萬元。當商品經過多輪搶購后,已遠高于原始價格,這些高價的“藝術品”“收藏品”勢必無人購買,最終導致底層會員成為“接盤俠”承擔全部損失。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浩雄
編輯/譚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