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湖北來鳳縣、湖南安仁縣的豪華辦公樓引起關注。這兩個縣都是貧困縣,而“官衙”都修得富麗堂皇,一時質疑者眾。對此,兩縣都作出回應,道出了各自具體原因。其實,這種“窮縣富衙門”現象由來已久,只不過,在落實八項規定、深入轉作風的背景下,顯得更為觸目驚心。(人民網—人民日報 7月29日)
官不修衙,這是古人為官的信條。在今天,卻有些為官者們或為了體面或為了經濟的發展,歸根結底都是打著自己的“小九九”,不顧當地經濟條件,不顧民生發展,修建豪華辦公樓,衙門亮麗了民心卻黯淡了。
官員們一門心思的修建樓堂館所,八項規定在他們心中,應該只是一句口號而已。他們在厲行勤儉節約、杜絕鋪張浪費的形式下,打著各種旗號,修建豪華衙門,完全忘記了中央正在下大力氣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四風”問題。即使往小了說,貧困縣修建高大尚衙門,也是屬于典型的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表現。
豪華亮麗的辦公樓矗立,我們不禁思考,老百姓都還過著水生火熱的日子,這些錢從哪里來的,難道不是把該花在百姓身上的錢,花在了修衙門上?
一座座氣派的辦公樓,使為官者們有了面子,卻輸了里子。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的做法掩蓋不了他們的真實意圖。有的豪華辦公樓大多地處市中心,借此炒高地價,抬高房價,即可使土地財政盆滿缽溢;有的設在新城,以政府辦公樓坐鎮,吸引商家、居民進駐,制造人氣。這樣一來,城市在短時間了有了較快的發展,為他們的政績打造功不可沒。但百姓辦事方不方便,有不有利于這座城市的長期發展,都不是他們考慮的范圍,因為一段時間后,他們早拍屁股走人了。
這種窮縣富衙的現象,傷了民情,失了民心。只有把錢花在民生上,花在為民服務的場所上。把錢花在刀刃上,才能重塑公信力,贏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