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南都訊記者王凡 發自北京 “2023中關村論壇在技術交易板塊將舉辦26場活動,共有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的7000多個科技成果、創新項目尋求合作。”5月15日,距離2023中關村論壇正式開幕還有10天,北京市副市長于英杰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中關村論壇籌辦情況。
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暉介紹,科技成果轉化是推動科技產業和金融良性循環當中的關鍵環節。經測算,2022年3000多家科研機構和大學完成了1500余億元的科技成果轉化合同額,較2021年同比增長24.4%。
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暉。
他稱,要推進高水平成果轉化,還要提升企業端的成果吸納能力和轉化能力。“我們通過去年技術市場的交易數據看,企業完成80%多的技術吸附,這是個很好的趨勢。”吳朝暉說。
2023中關村論壇設置了技術交易板塊,有哪些重要的活動和特色亮點?據北京市副市長于英杰介紹,首先將舉辦世界知名高校技術轉移發展大會,邀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理工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等一批國內外知名高校參與,集中發布一批中外高校重大科技成果技術交易項目,舉辦5場國家科技計劃成果路演行動,推出120余項高質量高水平的國家科技創新成果。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方面,論壇將通過舉辦技術經理人大會,發起成立“技術經理人協作網絡”,匯聚一批具有影響力和行業公認的技術經理人,發布《高質量培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行動方案》,為進一步壯大技術經理人隊伍提供有力支撐。
此外,在構建技術交易生態方面,論壇將舉辦全球技術交易生態伙伴大會、重點國別技術交易類活動等,發布《百項新技術新產品榜單》《百項國際技術交易創新項目榜單》《2022中國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發起《大企業生態合作與協同創新倡議》,推出“十大最具影響力新技術新產品”和“十大國際技術創新轉移項目”。
“通過今年豐富的各類活動,將力爭打造‘全球買、全球賣’的技術交易盛會,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交易高地。”他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