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務院法制辦就《快遞條例》向社會征求意見。不少社會公眾關心的問題,都在《條例》里得到解答。其中規定,拋扔、踩踏等“暴力投遞”行為可處最高5萬元罰款。
不讓驗視不得收寄
《條例》明確禁止用戶寄遞危害國家安全、破壞社會穩定、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物品以及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規定禁止寄遞的其他物品;并要求快遞企業嚴格執行收寄驗視制度,驗視后要作出驗視標識,用戶拒絕驗視的,企業不得收寄,在運輸和投遞過程中發現已經收寄的快件夾帶禁止寄遞物品的,應當立即停止運輸、投遞。
用戶交寄快件時應當如實填寫快遞運單,包括寄件人、收件人相關身份信息,寄遞物品的名稱、性質、數量。企業要對運單信息進行核對,信息填寫不完整或者核對不實的,不得收寄。
同時,《條例》還要求快遞企業配備符合國家標準的安全檢查設備,并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對快件進行安全檢查。
冒領私拆將被治安處罰
很多買家收到快遞后,發現包裝盒扁了或者破碎,懷疑快遞企業“暴力投遞”。
對此,《條例》規定,快遞企業進行分揀作業時,應當規范操作,不得拋扔、踩踏或者以其他危害快件安全的方法處理快件。違反上述規定,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并可以責令企業停業整頓。
對于冒領、私自開拆、隱匿、毀棄、倒賣或者非法檢查他人快件的行為,《條例》規定,尚不構成犯罪的,有關部門依法給予行為人治安管理處罰??爝f企業有上述行為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貴重物品最好保價
電腦、照相機、金銀首飾、高爾夫球桿……如今越來越多的貴重物品也通過快遞送達,一旦損壞、丟失,雙方往往對賠償數額爭執不下:買方認為應原價賠償;快遞企業則提出,沒有聲明物品價值,只能按照約定的三到五倍運費賠償。
對此,《條例》提出,用戶交寄貴重物品的,應當事先聲明??旒l生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對保價的快件,應當按照快遞企業與用戶約定的保價規則確定賠償金額;對未保價的快件,適用有關民事法律的規定??梢?,郵寄貴重物品,委托方最好保價,以免無法維權。
同時,國家鼓勵保險公司開發快件損失賠償責任險種,鼓勵快遞企業投保。
另外,對于延遲送達的問題,《條例》規定,快遞企業應當按照承諾的時限完成遞送服務。因特殊原因導致承諾的時限發生變更的,應當征得用戶的同意。同時,快件應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企業投遞快件時,應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
快件底單須定期銷毀
客戶對快遞單泄露個人信息充滿擔憂。很多人會把快遞單撕得粉碎,但快遞企業還留有底單。
《條例》要求快遞企業建立快件運單及電子數據管理制度,定期銷毀快件運單,確保用戶信息安全。
快遞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非法出售或者泄露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用戶信息泄露、毀損、丟失的情況時,快遞企業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并向所在地郵政管理機構報告。違反上述規定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企業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可以責令企業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對于從業人員,如果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5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車輛通行將享便利
《條例》也為快遞業的持續發展制定了“保護措施”。
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公安、交通運輸、郵政管理等部門應當加強協調配合,建立健全快遞運輸保障機制,制定實施便利快遞服務車輛從事快件收寄、運輸、投遞的相關規范和管理辦法??h級以上地方政府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給予快遞服務機動車輛通行便利。
對于境外“海淘”,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郵政管理等部門應當建立協作機制,完善跨境貿易中的快件管理,實現進出境快件便捷通關。
鏈接
有關單位和各界人士可以在今年12月15日前,通過以下三種方式提出意見:
1.登錄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通過網站首頁左側的《法規規章草案意見征集系統》,對征求意見稿提出意見;
2.郵寄信函至:北京市2067信箱(郵政編碼:100035),并請在信封上注明“快遞條例征求意見”字樣;